9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8月金融數據顯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億元。初步統計,2023年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8.61萬億元,同比增長9%。
對于8月金融數據,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8月政策密集出臺,提振市場信心,貸款增速總體平穩、邊際回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8月新增信貸明顯強于季節性規律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8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幅度看似不多,卻是在去年歷史同期峰值基數上實現的,有利于改善市場預期。從環比看,8月份人民幣貸款較上月大幅增加超過1萬億元,明顯強于季節性規律;從同比看,在去年8月份已經達到歷史同期峰值的基礎上,同比仍多增868億元。這主要得益于前期政策支持不斷顯效,也顯示市場預期和市場情緒已經逐步出現好轉。需要注意的是,信貸投放中“企業強,居民弱”的格局仍然延續。居民貸款方面,短期貸款同比多增說明居民消費有所回暖,但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意味著居民購房需求仍然疲弱。企業貸款方面,企業短期、中長期貸款均出現少增,而票據融資多增了1881億元,說明仍存在“以票充貸”現象,企業中長期信貸繼續少增意味著企業對未來經濟預期仍處于持續修復階段。
葉銀丹表示,近段時間央行也在連續出招,加大力度推動貸款平穩增長。8月份地方債發行量破萬億元,基建項目配套貸款需求增多,貸款走勢較好與經濟基本面向好、政策及時有力是相互呼應的。融資成本持續下行,再度降息有效激發融資需求。比如,近兩個月以來,MLF持續超額續做、降息及時、結構性工具精準滴灌;房地產調整優化政策落地落實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窗口指導力度加強,連續召開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民營企業發展會議,明確引導銀行增加貸款投放。
她認為,信貸投放內生動力仍然強勁,并將持續成為實體經濟修復的有力支撐。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不必糾結單月變化
從,廣義貨幣(M2)數據看,M28月末余額286.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6%,雖略有走低,但依然保持在較高水平。
葉銀丹認為,M2同比增速走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稅期影響。繳稅導致居民和企業存款減少,財政存款降幅收窄。二是8月仍是暑期旅游高峰,居民外出旅游消費需求明顯增加,不少旅游勝地游客接待均有大幅增長的現象。
中國財政科學院研究院研究員王志剛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必過度關注單月貸款新增變化,拉長時間看待貸款累計量更為合適。前8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7.44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信貸供給仍較為充分。他認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實際上,投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占比在不斷提高。7月、8月普惠小微貸款、綠色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以及民營企業貸款同比增速均高于一般貸款增速,銀行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社融好于市場預期應繼續充分發揮
存量貸款運維紅利
在社融方面,數據顯示,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8.61萬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30.24萬億元,同比增長10.9%。
葉銀丹認為,社融好于市場預期。債券融資在7月基礎上繼續保持多增。一方面是由于8月降息背景下債市整體走牛,加之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一攬子化債方案”提振市場對城投債信心,企業債券發行利率繼續下行,提振債券融資需求。另一方面是受專項債發行速度明顯加快支撐。
王志剛認為,當前存量貨幣信貸池子已經不小。與財政支出不同,貨幣投放后并不會消失,而是會形成存量積累繼續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作用。他表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而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實現金融領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所以我們需要在關注每月增量信貸支持的同時,更加關注龐大的存量貸款作用的發揮。他認為,今年以來,存量貸款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方面亮點頗多。從存量貸款利率看,今年以來LPR持續下行,不僅新發放貸款能夠享受政策紅利,存量貸款和續放貸款的資金成本也將得到降低。
總之,受訪專家表示,8月金融數據企穩回升,與近期各項增量政策穩信心、穩增長、擴內需的效果不斷顯現密不可分。展望未來,伴隨政策加力提效及經濟內生動力修復,金融數據有望持續穩步走強。預計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夠、節奏穩、結構優、價格可持續的趨勢將延續,貸款平穩增長的節奏將繼續保持,金融將繼續在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中發揮積極作用。